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太子失忆后第234节(2 / 2)


  她一高兴,便大方地送了温如水一辆马车。温如水原本还纳闷,太子妃好端端地送她马车作什么,等看到那辆停在东宫的马车,惊喜得差点尖叫。

  “竟然是橡胶的轮子!太子妃,这是你让人做的?”温如水捧着脸,努力地克制才没有变成尖叫鸡。

  裴织嗯一声,“这是我让人找工匠做的,技术不行,做工不太好,不过效果还算不错,震感已经能降至最低。”

  和这时代的马车相比,这橡胶轮子的马车震感可以当作无。

  温如水感动得不行,太子妃一定是知道她晕马车,特地送她橡胶轮子的马车。

  这橡胶轮子和她记忆里的橡胶轮胎不同,做得又大又粗糙,安在马车轮子上,格外的醒目,也格外的丑。可只要想到它是这世界上第一辆橡胶轮子的马车,温如水又由然升起一股自豪感和虚荣感。

  当天,温如水便乘坐这辆马车离开东宫。

  果然引起无数人的围观,大概没见过这么丑的马车轮子,沿途所有人都忍不住围观,暗暗纳闷这是谁的马车,丑得如此清奇。

  裴织不仅送温如水一辆橡胶轮子的马车,也送了一辆给外祖父岑尚书。

  岑尚书年纪大了,每天都要一大早就坐马车出门上朝或去衙门,裴织哪里舍得外祖父受罪,有什么好东西都送一些过去给他。

  橡胶轮子这么好的马车,当然也要送外祖父一辆。

  这辆马车被送去尚书府,自然也引起尚书府大小主子们的注意,起初不明所以,和世人一样,都觉得这马车的轮子丑得出奇。

  哪有这么大、这么黑的轮子?

  直到岑尚书坐上去感受一会儿,才体会到这辆马车的精髓,惊为天人。

  于是,岑尚书每天都坐这辆马车出门去上朝。

  比起温如水,岑尚书这位朝廷重臣乘坐的马车更引人注意,它宛若这京城的一道风景线,所过之处,人人侧目。

  有人特地去询问岑尚书,怎么换马车了,这马车的轮子怎么如此奇怪?

  岑尚书用矜持的语气说:“哎呀,还不是太子妃娘娘,她心疼老夫每天坐马车出门颠簸,便整了这辆不怎么颠簸的马车给老夫,老夫年纪虽大,明明身子骨还行,不需要如此小心的,可太子妃娘娘都送了……”

  这话听起来老凡尔赛了。

  听到的人心里都很不舒服,想将这看似抱怨实则炫耀的老匹夫的脸皮扒下来。

  等他们好奇地试过马车后,同样惊为天人。

  马车竟然没有一点震感,人坐在里面,马车行驶时,竟然没有丝毫感觉。

  很快,所有人都知道岑尚书的这辆奇特的马车,都去打听它的来历,羡慕极了。

  连昭元帝都听说这事。

  昭元帝心里有些不得劲,等太子过来汇报水泥路修建过程时,他忍耐地等太子说完,拉着他开始唠嗑家常,最后隐晦地问:“贽儿啊,太子妃是不是对朕有什么意见?你可以让她提,朕只要能满足的,都会满足她。”

  秦贽莫名其妙,“父皇,太子妃对您没意见啊。”

  昭元帝不相信,“如果她对朕没意见,为何她不送朕一辆那什么橡胶马车?”难道自己这作公爹的,还不够疼她?

  秦贽终于明白父皇又抽的是什么风,不觉有些好笑。

  “父皇误会了,橡胶马车这事儿臣也知道的。太子妃说,现在工匠的技术还不纯熟,做出来的橡胶轮胎不多,还要继续改进。现在只做了两辆橡胶马车,所以先给福宁郡主和岑尚书用,福宁郡主是姑娘家,身体娇弱,岑尚书年纪大了,都很需要,父皇一直待在宫里,暂时不用,所以等以后再送给您一辆。”

  昭元帝听了,不知怎么地,反而更郁闷。

  以往有什么好事,世人想到的都是自己这皇帝,努力地讨他欢心,但太子妃每次先想别人,自己这皇帝反而是最后。

  可又不能怪太子妃,毕竟太子妃这话也是有理有据,他总不能和福宁郡主、岑尚书抢东西……

  “那等太子妃让人做出来,一定要给朕一辆。”昭元帝说。

  秦贽笑道:“父皇放心罢,太子妃已经决定将橡胶上交给朝廷,届时由工部的匠人接手,父皇很快就有橡胶马车的。”

  和以往一样,裴织弄出橡胶后,并没有握在手里,直接上交国家。

  昭元帝听了自然开心,知道橡胶的用途后,他第一时间就想到它能用在什么方面,觉得这项技术暂时掌握在朝廷手里能将其的利益化巨大化。

  可是,他还是想要太子妃送自己一辆啊。

  这表明太子妃对自己这公爹的孝顺,他也需要儿媳妇孝顺的。

  秦贽没办法,只好回去告诉裴织,让庄子里的工匠赶紧弄出两辆橡胶马车,一辆送父皇,一辆送皇祖母。

  裴织笑着应下,反正只是嘴巴一提的事,又不需要她去忙活,不影响她咸鱼躺。

  **

  转眼就是六月初。

  天气已经十分炎热,按往年的惯例,昭元帝带着老娘和后宫的嫔妃们一起移驾西郊园林的庆春园避暑。

  在他们去西郊园林的第二日,就听说二皇子妃发动了。

  因二皇子妃肚子的月份大了,今年二皇子夫妻又没有跟着一起去西郊园林避暑,被留在京城。

  这是皇上的第一个孙子或孙女,众人都十分看重,关注的人不少。

  太后和丽贵妃得到消息,第一时间派人去二皇子府守着,只要有消息,马上过来通知他们。虽说二皇子府距离西郊园林有些距离,不过也不算太远,一来一回还是很快的。

  原本在京郊大营里历练的二皇子得到消息后,第一时间赶回府里守着。

  如此守了一天一夜,二皇子妃终于平安地诞下一个小皇孙。